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展态势迅猛,其总规模已攀升至18.31万亿元,不少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都盯上了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这块“蛋糕”。
近日,长江证券(000783)、财通证券(601108)均获批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以下统称“基金托管资格”)。至此,今年以来,共有8家券商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目前,获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券商增至25家。
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有不少券商获批基金托管资格,并开始介入基金托管业务。其实,随着国内基金行业的发展,当下基金托管业务确实是一块较大的‘蛋糕’,所以很多券商希望能够通过介入基金托管业务获得较好的业绩增长。”
年内8家券商获批基金托管资格
目前券商获批基金托管资格加速,仅今年就新增了8家券商。而今年首家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的万联证券,距离上次申万宏源(000166)获批基金托管资格,已过去了11个多月之久。《证券日报》记者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整理发现,截至去年申万宏源获批资格时,共有17家券商获得基金托管资格,再加上今年新获批资格的万联证券、华鑫证券、光大证券(601788)、华安证券(600909)、长城证券(002939)、国元证券(000728)、财通证券、长江证券这8家券商,从2013年券商托管业务开闸至今的7年时间内,具有基金托管资格的券商已增至25家。
同时,记者翻阅证监会最新发布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及审核情况公示》发现,目前还有西部证券(002673)1家券商以及汇丰银行(中国)1家银行正在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
对于券商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的加速,一位头部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的券商,很多是在2018年前后申请的。彼时《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是2013年修订的,其内容与资本市场发展现状有所脱节,在外资机构申请基金托管资格、基金托管人监管安排方面有所欠缺,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与监管要求也有所不同。为此,证监会基于‘先规范业务、后放开业务’的一贯逻辑,于2020年7月份完成了《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的修订,之后基金托管业务资格的放开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托管费是支付给托管人的费用,相当于托管服务的报酬。据招商证券(600999)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基金支付给托管机构的托管费用总计88.8亿元,同比大幅上涨28.8%。细分来看,除了货币型基金之外,其余类别基金的托管费支出均较2019年上半年有较大上涨。其中,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ETF基金、债券型基金和商品型基金的托管费支出较2019年上半年的增幅均超过了50%。交易费用方面,2020年上半年,基金公司总计支付券商佣金约103.1亿元,同比上涨了56.9%。
券商突破业务发展瓶颈
今年7月10日,证监会和银保监会联合修订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托管办法》),修订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允许外国银行在华分行申请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资格;二是,适当调整基金托管人净资产准入标准,强化基金托管业务集中统一管理;三是,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简化申请材料,优化审批程序,实行“先批后筹”;四是,统一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准入标准与监管要求,将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基金托管业务有关规定整合并入《托管办法》。
虽然2013年券商托管业务开闸,在资格审批上受到监管部门较大力度的支持,但是由于代销实力的弱势,制约了托管业务的发展,与银行托管业务存在较大差距。
上述头部券商非银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券商和银行所提供的托管业务比较同质化,双方竞争客户主要靠基金销售等增值服务,也就是俗称的‘以销定托’。由于银行的基金销售能力远远强于券商,银行的托管业务市场份额也远远高于券商。”
那么相对于银行托管业务,券商又具有哪些优势?杨德龙进一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对于银行来说,券商的基金托管业务主要是发挥其客户的优势。因为不少券商的客户大部分都是进行证券交易的,对证券市场的投资更有兴趣。基金公司通过券商将产品推荐给客户,更加具有针对性。当然,从资金量及客户量两方面来看,当下还是银行具有更大的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券商基金托管业务发展瓶颈也十分明显,数据显示,仅有不足3%的基金选择在券商托管。对此,前述头部券商非银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券商想要提升托管业务市场份额,需要将托管业务进一步升级为主经纪商(PB)业务,提供投前研究分析与信用评价、投中交易执行、投后估值清算与持仓分析等服务,以及贯穿全流程的风险监控服务,从而为机构(尤其是缺乏上述能力的私募机构)提供一站式投资解决方案,与银行形成错位竞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品潮时尚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