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程鹏 肖勇
校对 / 何小桃
来源 /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
尽管已声明多次,华为不会造车,去年10月,任正非更是在签发的一份华为内部文件中写道:“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但有关华为造车或投资车企的声音依然频起。
5月24日上午,华为公司对外发布声明,重申华为不造车,“至今为止,我们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声明表示,华为不造车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已明确,没有任何改变。
受相关消息影响,华为汽车多个“绯闻对象”大幅下挫,北汽蓝谷(600733,股吧)、长安汽车(000625,股吧)跌停,小康股份(601127,股吧)一度跌9.19%,收盘报54.20元,跌6.02%;其他华为汽车概念股也走弱,广汽集团(601238,股吧)收跌4.32%、东风汽车(600006,股吧)收跌4.73%,福田汽车(600166,股吧)收跌3.54%。
5月24日,两市股指早盘探底回升,午后震荡上扬,沪指小幅走高逼近3500点,创业板指涨近1%站稳3100点。两市板块多数走强,酿酒、造纸、券商等板块领涨;两市成交量维持在8000元上方,北向资金净流入近20亿元。
盘面上,白酒、国产软件、证券、造纸等板块涨幅居前,钢铁、铁矿石、电力、汽车、航运等板块跌幅前列。
/ 01 /
华为再次声明:不造车
不投资任何车企,谣言勿轻信
24日,一则华为的声明,把华为汽车概念股打到跌停。
5月24日午间,华为发布声明称,华为不参股控股任何车企,勿轻信谣言。有关华为造车的不实传言,公司发言人已多次予以澄清,今天,华为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已明确,没有任何改变。
来源:华为今日头条号
华为声明全文如下:
有关华为造车的不实传言,公司发言人已多次予以澄清,今天,我们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已明确,没有任何改变。
我们认为,产业界需要的不是华为品牌汽车,而是华为三十多年积累的ICT技术能力,来帮助车企造好面向未来的车,即为车企提供基于华为ICT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部件。
至今为止,我们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以后,凡是议论上说华为造车、或者参股汽车制造行业,均为谣言,勿轻信。
我们选择了北汽、长安和广汽三家车企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支持它们打造各自子品牌。用了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经华为授权才可以使用HI标识,代表Huawei Inside。
关于华为与重庆小康集团旗下的金康赛力斯的合作,华为是赛力斯SF5的电动部件和HiCar座舱部件的供应商。同时为了解决华为授权手机零售店在华为手机大幅减少情况下的生存问题,华为在支持部分零售店来销售此款车,零售店可以获得相应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华为第一次就“是否造车”问题进行回应。
据每经此前报道,今年4月12日,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在深圳举行。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提到,2018年在三亚开会时,华为高层明确了华为不造车,帮助企业造好车的战略。“这个决策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改变。作为ICT企业与汽车企业合作,也希望能够创造更多价值。我们用华为inside的方式来做汽车子品牌,赋能汽车企业。”
时间线再往前推,早在去年11月25日,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就刊出了一份名为《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的内部文件,文件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这则声明发布当日早间,一则关于华为的传闻刷屏,传闻称,“华为汽车已经造出来了,明年底上市,12月份或明年一季度发布。汽车是与长安汽车合作。余承东在负责汽车业务。”当日,长安汽车股价强势涨停。
/ 02 /
叠加多重利空
华为汽车概念股跳水
消息面上,5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华为正在尝试收购本土汽车制造商的电动汽车部门,包括寻求控制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旗下的电动车品牌——极狐ARCFOX。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汽蓝谷内部人士透露,双方确实在密切接触,但华为不太可能控股北汽极狐,入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对此,华为方面表示:没有此事。5月20日,北汽蓝谷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没有此事。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的事情在小康股份也出现过。此前有消息称,华为正在与“卖车”的合作方小康股份洽谈收购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控股权。4月29日下午,小康股份否认了这一传闻。
另外, 5月20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将控股子公司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阿维塔科技有限公司,并与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300750,股吧)共创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网联汽车平台(CHN)。
5月21日晚,长安汽车发布公告,控股股东中国长安及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分别减持不超过5439.59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不超过1.09亿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叠加多重利空消息下,华为汽车概念股跳水下跌。截至发稿,华为汽车指数收跌1.54%,报1792.72。
华为多个“绯闻对象”的股价暴跌,截至收盘,长安汽车跌停,收报22.50元,市值为1223.91亿元,较5月21日收盘的1359.90亿元,蒸发近136亿元。
今日下午,北汽蓝谷跌停,收报17元,总市值为728.84亿元,较5月21日收盘的809.87亿元,蒸发81亿元。
作为华为汽车的代表个股,北汽蓝谷从4月2日启动以来,在31个交易日中最高涨幅高达125.6%, 此前由于4月17日,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极狐联合华为发布了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公司股价在4月16日至4月20日期间一度走出3连板,随后展开了震荡整理,在经过了12个交易日的调整后,北汽蓝谷于5月12日开始再次开启了一波新征程,在7个交易日内再度大涨超30%。
此外,小康股份今日下午一度跌9.19%,收报54.20元,跌6.02%。广汽集团收跌4.32%。
其他华为汽车概念股也受到波及,联测科技跌超9%,广汽集团跌超4%,福田汽车跌3.5%,银宝山新(002786,股吧)跌3%,上汽集团(600104,股吧)、亚太股份(002284,股吧)等跌超1%。
/ 03 /
华为汽车概念公司
业务涉及两大板块
据中国证券报,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华为汽车概念公司有25家。
华为汽车概念公司涉及两大业务板块,一是整车部分,比如小康股份、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广汽集团近期在二级市场表现出众;二是零部件部分。目前其零配件提供商主要有银轮股份(002126,股吧)、三花智控(002050,股吧)、富临精工(300432,股吧)、湘油泵(603319,股吧)、祥鑫科技、永鼎股份(600105,股吧)、亚太股份等,分别提供热管理、驱动总成、减速器、结构件、机加压铸组件、车载线束等产品。
2021年4月,华为与得润电子(002055,股吧)控股子公司意大利Meto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共同推动车联网领域的发展,提供端到端的车联网UBI解决方案。
5月13日,启明信息(002232,股吧)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车路协同产品目前已经研发完毕,正在进行测试工作,并积极筹划在部分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项目中进行应用。启明信息同时透露,与华为合作研发的车路协同系统研发启动时间较早,目前并不是基于鸿蒙系统,未来在产品更新迭代过程中会考虑进行升级。
在回复投资者问询时,千方科技(002373,股吧)称,其与华为的车路协同技术路线都是C-V2X通信技术,目前已与部分车企开展车路协同项目的合作。千方科技同时表示,公司竞争力包括云边端技术能力、行业知识理解等,未来的智慧出行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5月20日,四维图新(002405,股吧)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答复投资者时表示,公司软件在车载端可以支持鸿蒙系统,未来高精度地图的盈利模式从目前看会是云服务为主的SaaS模式。此外,四维图新在年报中提及“公司是预装车系统行业第一,是华为为数不多的合作方之一”。
华阳集团(002906,股吧)与华为的合作主要聚焦于车载智能驾驶舱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华阳集成华为HiCar的车机产品已经落地,基于华为海思芯片的自动泊车(APA)已有定点项目,其他合作正在推进中。华阳官方声称,与华为依然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
祥鑫科技主要向华为汽车业务配套供应车载结构件,应用于OBC、MDC等模块。
富临精工5月1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华为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集成的减速器部件,部分由公司供应。
/ 04 /
机构:华为汽车产业链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平安证券指出,华为在汽车领域的优势明显:1)依托于在电子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部分技术可快速应用于智能汽车领域;2)技术研发能力强,投入大;3)具有电动智能汽车所需的多项核心技术,如自动驾驶全栈技术、智能座舱、热管理、云服务、车载通信、驱动系统等,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华为的入局也将迫使传统整车厂加速变革:1)车企应该掌握核心技术;2)主机厂应尽快实现软硬件开发与采购的独立;3)车企要尝试更多的商业模式。
天风证券表示,华为作为中国最具实力的科技公司,其智能汽车产业链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建议关注:华为HI联合打造子品牌的汽车企业:北汽蓝谷、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华为战略合作企业: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吉利汽车、上汽集团。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指出,随着华为入局,国产整车的智驾模块核心竞争力有望获得大幅提升,结合用户心智数据和销量增长趋势,建议关注国内主流民营车厂如北汽、长城、吉利和比亚迪的潜在超预期成长,同时继续建议关注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与小鹏的快速成长。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其综合中国证券报、券商中国、市场公开信息,不代表节点财经观点和立场。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节点财经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节点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品潮时尚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