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宝万之争”主角之一的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钜盛华”)因信用评级展望下调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7月5日,钜盛华发布公告称,“于2021年6月30日收到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大公资信”)对公司及相关债券的跟踪评级报告,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维持AA+,将公司主体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列入信用观察名单。”
数据来源:钜盛华官网。
对于下调原因,大公资信明确表示,“公司股权被质押比例高,子公司前海人寿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且仍面临一定资本补充压力;公司其他应收款中应收关联方款项规模及占比仍处于较高水平,对资金形成占用,且货币资金大幅下降,受限资产规模仍较大,对资产流动性产生一定影响,相关资产质量需持续关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类资产规模较大,易受资本市场及房地产市场价值波动影响;且关联担保规模仍较高,存在一定或有负债风险;此外,公司本部债务压力仍较大,盈利能力亟待增强。”
数据来源:大公资信2021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据DM数据显示,受上述因素影响,自7月12日以来钜盛华旗下公司债“21深钜01”已3次盘中临时停牌:7月13日下午盘中一度大跌20%,盘中临时停牌,复牌后,其跌幅收窄,截至收盘,跌幅为7.69%;7月12日价格就已下跌35%,盘中一度临停。
数据来源:DM官网。
在涉足房地产行业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后,卖菜郎姚振华4300亿负债压顶,该如何“自救”?
本部亏损持续扩大,盈利能力存疑
据公开消息,钜盛华系深圳市钜盛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变更而来,目前涉猎综合金融、城市复合产业运营、综合现代物流、调味食品及其他四大板块,2020年收入中上述四大板块收入分别占比82.2%、6.58%、5.9%和5.32%。
数据来源:钜盛华2020年财报。
值得注意的是,前海人寿偿付能力较低且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相较于寿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平均值238.6%而言,前海人寿2021年1季度末该指标仅为130.27%,远低于行业平均值;此外,前海人寿2020年4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C,位于行业尾端。考虑到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综合金融,未来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展,必将加大资本补充压力。
据钜盛华2020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963.62亿元,同比增长10.03%;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566.52%至80.78亿元,而营收下降的同时利润增长主要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120.25%至241.66亿元所致。
要知道,钜盛华本部无实际经营,主要负责上述四大板块的管理,因此近年来本部亏损规模有所扩大,2018年至2020年本部利润总额分别为79.42亿元、-34.90亿元和-66.34亿元,受此影响,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分别减少2.14和4.71个百分点,足见其盈利能力不佳。
反映在现金流方面,2017年以来钜盛华本部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为负,且资金缺口呈扩大趋势,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0.31亿元、0.25亿元、0.28亿元和0.21亿元,更是深刻地反映出主业盈利能力不佳;除2019年因借款取得现金大幅增长导致筹资性净现金流为正外,其余各期筹资性净现金流均为负,足可见融资压力有所加大。
数据来源:钜盛华历年财报。
资产负债率高达81.94%
2016年以来,钜盛华资产负债率维持在80%左右,其中2020年更是高达81.94%。
数据来源:钜盛华历年财报。
2020年,钜盛华资产中其他应收款923.60亿元(占比17.56%),其中其他应收款中关联方往来款642.68亿元,占其他应收款和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0.86%和12.22%,对资金形成较大占用,且2020年平均账龄同比有所延长。
数据来源:钜盛华2020年财报。
此外,2020年钜盛华货币资金同比大幅下降78.95%至61.13亿元,仅占同期资产总额的1.16%;本部货币资金更是少的可怜,同比大幅下降62.35%至4.31亿元,仅占本部资产总额的0.56%。
与此同时,钜盛华受限资产账面价值合计620.86亿元,占同期末净资产的比例高达65.36%,受限占比较高。
那么钜盛华控股股东此时是否会伸出援助之手呢?以此来帮助其渡劫。
答案是否定的,钜盛华控股股东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质押“成瘾”。截至2020年末,控股股东持有钜盛华109.89亿股股份,持股比例67.4%,而其中80.81亿股已被质押,占控股股东所持股份的73.54%、钜盛华总股本的49.57%。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明显看出,钜盛华资产质量较差,在关联方对资金形成较大占用的同时货币资金规模大幅下降,叠加受限资产占比较高,变现能力较弱,资产流动性较差。此外,控股股东并未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加大剥削,股权质押比例较高。
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2016年以来,钜盛华全部债务分别为2200.62亿元、1941.37亿元、1669.21亿元、1434.12亿元和1357.47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分别为1709.53亿元、1585.84亿元、1232.91亿元、849.98亿元和786.84亿元,而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分别为85.79亿元、91.19亿元、154.65亿元、177.85亿元和41.99亿元,对短期债务的覆盖能力严重不足,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其中,2020年钜盛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占短期债务的比例仅5.34%。
数据来源:钜盛华历年财报。
本部同样如此,有过之而无不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占短期债务的比例很低,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其中2020年钜盛华本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占短期债务的比例仅0.83%。
数据来源:钜盛华历年财报。
截至7月14日,钜盛华本部尚存14只余额合计117.28的债券(其中私募债70亿元,占比59.69%),11只余额合计90.18亿元的债券将于3年内到期或面临行权回售,面临较大的集中兑付压力。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钜盛华自身难保的情况下,竟然存在498.19亿元的对外担保余额,担保比率高达52.45%,还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9.91亿元。其中,关联方担保余额431.93亿元,占比86.7%。
通过上述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看出钜盛华合并口径及本部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同时在自身资金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仍存在较大规模的对外担保,或有风险较大。
“宝万之争”赢家沦为“欠薪断保”逃家
近日,宝能汽车“欠薪断保”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众多汽车企业都纷纷想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宝能汽车便属其中一员。
6月15日,宝能汽车在广州市与广州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宝能集团旗下宝能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部将落户广州开发区的同时,广州开发区国企将向宝能新能源汽车集团战略投资120亿元,双方将联手打造新能源汽车集团。
“烧钱”之旅已开启,照目前来看仍将继续一段时间。
据宝能新能源布局规划显示,将推出增程式iREV、纯电动BEV及氢燃料FCV三大平台,以及2021~2025年发布数十款新车型(含改款)。
“烧钱”的背后需要庞大的资金来支撑。尽管宝能汽车一直表示“资金充沛”,但5月以来包括宝能汽车在内的宝能系多个子公司出现欠薪情况,烧钱之旅“后遗症”凸显。
截止6月18日中午,绝大部分员工均受到拖薪影响。还有部分员工表示,不少人已经被断缴公积金,社保也出现了断缴和补缴的情况,原本在6月12号发放的5月份工资,也将会在6月底或是7月初延迟发放。
钜盛华能否渡劫尚需市场给出答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开甲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品潮时尚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