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6种错误的刷牙方式
牙齿保健4步骤:
1、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缝拉线清除牙垢。
2、每年两次看牙医,进行检查和清洗。
3、选择脱色、粘结或镶嵌瓷牙。
4、对已经发生变化的牙齿补镶或整形。
看看你的牙齿是否健康?
1、刷牙时刷毛是否粘有血迹,咀嚼食物时食物上是否有血迹,可判断是否患有牙龈炎;
2、照镜子看看牙龈的健康情况,如果有牙龈红肿,并伴随出血现象,可判断有牙龈炎;
3、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根暴露或牙龈红肿、有脓,可判断已发展到牙周炎;
4、口腔有较大的口气或口臭,可判断可能有牙周炎;
5、对着镜子看到有蛀牙,说明口腔环境不容乐观;
6、可明显看到牙结石和牙渍,说明口腔清洁方面存在问题;
7、有牙痛,可判断可能是牙龈炎、牙髓炎或牙周炎的症状;
8、对冷热刺激食物有酸疼的反应,说明牙齿出现过敏现象;
9、牙表面出现裂痕,缺乏光泽,说明牙齿开始出现釉质流失,牙齿出现矿化。
测试结果:
如果发现自己的口腔牙齿出现以上1~3个上述的症状,说明您的口腔或牙齿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要及时预防以防止口腔健康进一步恶化;
如果出现3~6个症状,说明您的口腔及牙齿已经处于非健康状态,必须尽快治疗;
如果出现7~9个的症状,说明您的口腔牙齿已经处非常不健康的状态,必须马上进行有效治疗。
大家都知道每天刷牙有益牙齿健康,可普遍存在的刷牙错误会让你事倍功半。以下六大错误方法,会让你越刷牙,越毁牙。
错误一:刷牙太使劲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也会伤害到牙龈,引起口腔溃疡。其实,并非用的力气越大才越能把牙齿刷干净。如果刷牙方法不对,用的力气太大反而会伤害牙齿。
正确方法:
刷牙用力大小因人而异,并没有特别量化的标准。刷牙力气应不轻不重,以刷干净牙面为宜。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就足够了,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力量。
错误二:起床就刷牙
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有人说,这样会把牙膏里的“有效护牙成分”随着早饭一起吃掉,实际上普通牙膏只能起到洁齿的作用,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有效护牙成分。其实,饭前刷牙是一种错误习惯。
正确方法:
饭后20分钟再刷牙。起床后用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是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食物之后。
错误三:牙刷个儿太大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不建议用太大的牙刷,牙刷的大小以保证刷头可以灵活伸到最后面的牙齿为宜。如果牙刷太大,伸不进最后部的牙齿就刷不干净。
正确方法:
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刷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选择牙刷时,具体还要看刷头是否能灵活伸进大牙内清洁。普通牙刷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即可,但刷毛已经变形的牙刷要马上更换。
错误四: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洁齿有效物质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
正确方法: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因此,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太热的水也不好。
错误五:横着刷牙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方法,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口腔科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竖着刷牙。因为横着刷牙很难刷到牙齿间的缝隙,达不到彻底清洁的作用。
横向刷牙更坏的影响是磨损到牙齿的牙釉质,特别是那些刷牙用劲大的人磨损更厉害,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楔形磨损”。楔形磨损的表现是牙齿根部被磨损而萎缩,容易使牙齿松动、敏感。
正确方法: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专家强调,刷牙应该用竖刷法,如果已经出现了楔形磨损,可以去医院进行修复,避免牙齿遭受进一步的损害。
错误六: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认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其实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还有些人保护牙齿的方式是经常刷牙,其实太多次数的刷牙反而易磨损牙齿。
正确方法:
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要保证每个牙齿的牙面都要认真刷到。先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只要每次刷牙能认真刷干净,一天早晚两次刷牙就可以。没有必要每次饭后都刷牙,因为牙菌斑从形成到附着于牙齿需要12小时以上的时间。
通过放屁看消化系统健康与否
排气过多可从饮食上控制,也可以调节消化功能控制
放屁,不可以让别人知道,但屁透露了身体的健康信息,自己不可以不知道。憋着屁不放虽然保住了面子,却会导致臭气被自己吸收,弄不好还会搞出便秘。幸好有研究发现,改变饮食结构与习惯可以减少放屁。
消化专家进一步提醒,放屁时喷出粪便或者黏液,有可能是直肠发生了炎症或者肿瘤,不可不察。
憋屁或可导致便秘
俗语云:“臭屁不响,响屁不臭。”放屁的响声是气体经过时肛门括约肌及附近结构发生振动所致,跟臭不臭没有必然联系,而与肛门括约肌的松紧、气流的速度等因素有关。
当一个人的肛门括约肌松弛,或者直肠有炎症或肿瘤时,放屁时就会把粪便和黏液一起喷出来,因此不应擦擦屁股就算,最好进行相关的检查。
为了不让响声和气味“扰民”,影响自身形象,人们常常憋住屁不放,例如乘电梯时从1楼憋到20楼的大有人在。为此,美国有人发明了装有活性炭的内裤以消除屁的臭味,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
无论屁臭不臭,人闻到或者吸入这些气体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威胁,而憋屁则会导致废气被肠壁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代谢废物转而要经肾和肺排放,加重了这些脏器的负担。在理论上憋屁还会导致肠道张力异常升高,可造成便秘。
屁的多少与食物有关
放屁,是胃肠道内积聚的气体排出肛门的生理反应。这种气体主要产自食物在大肠被细菌分解和被真菌发酵的过程,其次来自于吃喝时吞下的空气,以及由肠黏膜血液循环释出的部分气体。
屁的化学组成如下:氮气20%~90%,氢气0%~50%,二氧化碳10%~30%,氧气0~10%,甲烷0~10%。
研究发现,产气较多的是含有多聚糖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豆类、乳制品、洋葱、大蒜、青葱、韭黄、甘蓝、红薯、土豆、腰果、燕麦、小麦等。乳糖不耐受者吃了奶类等含有乳糖的食品,其中不消化的乳糖被细菌分解就会大量产气。玉米等含有淀粉的食物在大肠被消化分解时大多会产气,但大米不会产气,是唯一的例外。
另一方面,海带以及一些调味料有减少肠道产气的作用,例如孜然、芫荽(香菜)、姜黄等。豆类经过发酵制成面豉,或者经过长时间烹饪,可破坏其中的多聚糖而减少产气,但营养有所损失。
屁的多少反映消化功能
吃喝的时候速度过快,焦虑情绪下长嗟短叹,都会吞下一些空气,可增加放屁;胃炎、胃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病等患者以及消化酶分泌减少的老年人消化能力弱,一下子吃多了,食物消化不充分,进入大肠后会产生较多气体。
便秘患者的大便滞留肠道,被细菌过度分解也会产气增多。针对上述原因进行具体处理便可减少放屁,例如消化不良的老年人可补充消化酶,胃肠蠕动太快者可用药减慢。
另一方面,胃肠轻瘫令患者的胃肠蠕动减少,表现为肚子气体聚积发胀,放屁减少,甚至有气体向上从口排出,多见于糖尿病人,这时可服用增加胃肠动力的药物帮助消化。粪便、肿瘤导致肠梗阻,或者发生了肠扭转,也会令放屁减少,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疏通。
放臭屁或表示菌群失调
不臭的屁以氮气与二氧化碳为主,来自吞咽的空气与胃消化食物产生的气体;臭屁的臭味成分有粪臭素、吲哚、甲硫醇、甲硫醚、硫化氢(臭鸡蛋味)等,是肉类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例如多吃了两个鸡蛋后放屁就会特别臭。
特别提醒,胃肠道溃疡或肿瘤出血,血液积在肠腔内被细菌分解也可以增加排气,产生一种独特的臭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品潮时尚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