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肌肤长色斑的卸妆误区
众多爱美的MM却并不知道,被自己认可的某些美容方法未必是正确的。如果长期使用不当方法对皮肤进行护理,不但起不到美容的效用,反而还会给肌肤带来致命的伤害。那么,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美白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一:喜欢彻底卸妆的你认为色斑越来越少
专家们的临床经验确实如此:不完全卸妆、即使有一点残留也不要紧的……反而是那些喜欢“彻底卸妆”的女性较多出现色斑,因为彻底卸妆伴随的必然是产品去脂力过强、总在刺激皮肤(按摩时间长、力度大等)。
A. 白皙建议:抓住你不一定知道的卸妆、洗脸小诀窍
B. 只要你上底妆及彩妆或有润色性的化妆品,就需正确卸妆:
1.干手搓开卸妆油后轻轻涂抹脸上,睫毛膏位置用手沿着睫毛生长方向往下擦拭,重点防水部位重点按摩。
2.打湿手后再按摩两下卸妆油乳化它,然后立刻冲洗再洁面,整个过程控制在半分钟以内。
C. 掌握“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力道与搓揉次数”的原则正确洗脸:
1.将脸部拍湿后先把洁面在手上充分打泡;
2.将泡泡均匀涂抹,根据不同部位适度按摩;
3.以清水轻泼脸部洗掉泡沫;
4.最后才用毛巾轻按吸干水分。如果洗脸后,皮肤干燥、紧绷的情况持续五分钟以上,就表示你过度清洁了,通常最大问题会需要你改变搓揉的次数与力道。
误区二:用含左旋C、传明酸和氢醌(对苯二酚)的美白品
前两者因为都是酸类,在潜在发炎皮肤上用,当然可以导致发炎更明显,黑斑反而增多;至于氢醌这个被不少美白产品应用的成分,经过专家们这些年的实用与观察,确实发现它会造成皮肤慢性发炎、导致敏感肌——皮肤因为长期发炎,可不是会让你越美越黑?
A. 白皙建议:拒绝让皮肤吃来路不明的“药”。
B.Take care :你都懂得拒绝吃来路不清、成分不明的药,对皮肤难道不应该也如此?所以我们更建议大家能够基本读懂全成分表,比如谷胱甘肽、 glutathione、GSH、烟碱酸(维它命B3)等都是相对更安全的美白成分选择;而左旋C经常被标为L-AscorbicAcid;传明酸还有 Transamin、Tranexamic Acid、Trans-4-aminomethyl cyclohexanecarboxylic acid等;氢醌(对苯二酚)的英文名又叫Hydroquinone、p-Benzenediol、 p-Dihydroxybenzene 等,在买美白产品之前,这些成分也都需要关注或询问。
误区三:去角质不重亮透,不重视方法
虽然去角质能去掉黑色素真正的“储存空间”提升肌肤的“透亮感”——但是,别忘了你的黑代表你“潜在发炎”,此时着迷于动用比酸类美白成分更厉害的酸类去角质产品,结果怎可预料?
A. 白皙建议:化妆棉擦拭去角质可降低果酸伤害程度。
B. Take care:若改“经常”为“偶尔”,一星期或者一个月去一次亦无不可,使用利用更天然的坚果、黏土和矿物质等达到温和去角质效果,手法当然需轻柔。另外,常说的化妆棉片沾湿爽肤水打圈轻轻擦拭也不错,只是需要注意选择丝光、摩擦小的棉片、棉片正反面都应该用到、不可用力过猛、脸颊向太阳穴方向擦试,这些或许是你忽略的。
误区四:拼命美白、拼命防晒
对于熟龄皮肤,不论你用的美白保养品多牛,真皮层细胞不给力了,表皮层的活细胞新生能力、代谢能力也越来越使不上劲儿——这时代谢、吸收都不好,可不是美白、防晒效果差?
A. 白皙建议:细胞活化&为肌肤补氧的潮流必须赶!
B. Take care: 越来越多的精华新品开始强调“整体提升皮肤的细胞新生功效”,那么,你不想也来一瓶吗?虽然它们都不是诉求美白的保养品,但是用完后你会发现它们像经常擦胎盘素、珍珠粉那样,皮肤不止变健康,也变白了。另外国外很流行的二氧化碳疗法,也能很好地促进血液循环,为表皮层补充氧气(通过释放二氧化碳让微血管扩张,让皮肤吸收外界氧气的能力增大),这些潮流的“美白方法”熟龄皮肤很值得一试。
误区五:认为受镭射、焕肤久了会很有美白效果
所有美白微创的理论依据都是“先破坏,后建设”,然而既然“受伤的皮肤才会长斑”、“有斑的皮肤可能还在发炎”,那这样的祛斑方式更像缓兵之计——若是后期建设不好甚至不建设,皮肤岂不是越来越黑?
A. 白皙建议:不接触皮肤的内服品+面部的单纯保湿护理,能改善术后问题
B.Take care:内服品特别适合术后密集改善。另外,我们更建议术后3~7天左右不用或者只用无泡沫、少泡沫的成分简单洁面,避开刺激。而护肤品以“白天防晒、晚上保湿修复” 的简单方法处理,因为亮白、保湿等成分相对单纯的保养品,确实能更好修复和镇定皮肤炎症,让色素代谢更快、皮肤透亮得更快。去年瑞士研究计划的一篇报告,指出化学性防晒成分可为人体吸收,但不必太过诚惶诚恐——虽是化学防晒剂,但已有很好的防渗透膜帮助阻挡,另外,晒完回家后立马卸妆,化学防晒品并不至于伤害皮肤——若你还是担心,物理性不防水防晒剂、SPF30左右的大牌防晒产品,我们更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品潮时尚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