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中小学生来说,这个寒假并不轻松。“几乎每科的学习任务都很重,孩子每天晚上都睡得挺晚”“11点没睡觉的大有人在,即使你12点在群里问点儿事也不用担心没有人回答你”……来自学生与家长的“诉苦”,让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睡眠不足的问题再次引发人们关注。
早在2008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就已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但从实际看,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去年12月发布的一份《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显示,仅有23.99%的学生可以睡到自然醒,高达76.01%的学生要由闹钟或他人叫醒;甚至有29.26%的学生睡眠时间不到8小时就被叫醒,到了小学六年级这一比例更是达到39.5%。睡眠不足、身体素质下降、“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
孩子们睡得越来越晚,除了一些人是因为玩手机、打游戏等主动晚睡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学业负担过重。记得以前,很多人总会说,小时候多好啊,无忧无虑的;而如今,听到更多的反而是,现在的孩子太辛苦了,压力太大。话语上的转变,折射着现实的问题。当下,“一个学期做半尺多厚的卷子”“一个假期上七八个补习班”,是不少学生的常态;升学的压力,学校之间的竞争,父母的教育焦虑,施加到学生身上,也让他们难言轻松。而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孩子们房间里的灯总是亮到深夜,孩子们的世界,也少了点云彩、花朵、鸟叫虫鸣。
一位中学老师曾如此说道,如果学生睡眠得不到满足、体质在下降、近视在增加,那我们的教育就难言成功。的确,教育不仅要“文明其精神”,也要“强健其体魄”,如若体质健康无法保证,又何谈知识之精进、文明之培养、思维之修炼?近年来,从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到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选才模式,再到出台各种细致的“减负令”,我们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上下了不少功夫。但也应清醒看到,让学生从熬夜、刷题、补课中解放出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真正为学生减负,还需要整个社会教育价值观念的转变、教育科学精神的提高。当所有人都要求孩子必须跑步前进的时候,教育就不再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心灵唤醒,而完全成了一场你追我赶的竞争。这样的竞争,必然有输有赢,可能还会有人体力透支,跑不下去。但其实,孩子培养得怎么样,要看拿什么样的尺子去衡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只以谁分数高来贴标签,就难免泯灭了一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的禀赋、才能、爱好都能被发现,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按照适合自己的节奏成长,才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和成长的快乐。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点亮一盏灯,但也要让他们可以早一点关灯睡觉;孩子的前行,需要树立一个目标,但也要允许他们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抵达。只有如此,成长才不只是埋头赶路,而是一段精彩的旅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品潮时尚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