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组合拳破解课外“超纲辅导”(代表之声)
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才能切实根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这一难题,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当前,如何破解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是基础教育的一大痛点,也是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2018年全国两会,“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备受关注。
有家长抱怨,很多课外培训机构只教“知识”不重“管理”,孩子参加培训班后成绩不进反退,原来是在那里迷上了网游。还有家长感叹:家里要是没个读书的,你都不知道补课有多贵!
既然如此,为何课外培训机构仍然这么火?一方面,“唯分数论”的观念仍有市场,家长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进而演变为相互攀比、一味跟风。另一方面,减负的相关政策在具体实施中未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个别学校片面“一刀切”造成“课内减负,课外增负”以及个别教师“课上留一手,课外露一手”的现象。
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在“逐利”过程中“畸形”发展,反过来也对学校教育及教师队伍带来冲击。另外,基础教育的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师资水平等方面确实存在客观差异,加之社会大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强烈,很多所谓的“提高班”“竞赛班”“名校直通班”受到疯抢。
破解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除了引导家长理性谨慎的选择外,还要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使培训机构真正成为促进孩子多样化发展的有效平台。要明确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标准,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整治合力,加大联合执法的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规范以“应试”为导向的课外培训机构,治理部分学科超纲教、超前学等培训行为。
与此同时,学校应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一方面要“有所不为”。减负不等于减课程,减时间不等于学生不要刻苦学习。不机械地规定或控制学生在校时间,给予学生自主权,实行学生学习内容和在校时间的差异化、弹性化管理。杜绝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或受聘校外培训机构。
另一方面还要“有所为”,即在学校责任范围内敢作敢为。师德引领“有所为”,要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教学质量“有所为”,减轻课外负担本质上是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真正让学生在课外减负。
还应当提倡学校向学生免费开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鼓励学校教师课后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学校的免费资源开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课外培训机构的“超纲辅导”,有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求知。一些名优学校也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通过教育帮扶,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资源多方共享,合力缓解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
只有打好组合拳,做到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才能切实根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这一难题,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本报记者 魏哲哲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 张咏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品潮时尚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