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立足2019,回望已经过去的2018年,我们迈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黄金期”。一年来涌现出无数品质精良、底蕴丰富、彰显自信、好评如潮的文化艺术作品。
2018年初,《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等一批以弘扬国家精神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让观众意犹未尽;
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符合时代主旋律的电视纪录片《四十年 四十个第一》《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将镜头聚焦在社会的时代轨迹;
《国家宝藏》、《上新了 故宫》等饱含传统文化基因的综艺节目,使更多传统文化在人们眼里再度熠熠生辉……
注重文物保护,“文化自信”砥砺前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这是中央全面部署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切实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总抓手。”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这样概括《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意义所在。
2018年,文物保护事业在砥砺奋进中书写出厚重的精彩答卷。
文物,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维系着文化的认同。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文物规模和博物馆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据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以及数量众多的民间收藏文物,全国博物馆5000余家。
2018年,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作为国家形象的“金名片”,遗产、文物再次成为老百姓常挂嘴边的“热话题”:文物国际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在海外流失百余年的“国宝”青铜"虎鎣"回家,“秦始皇与兵马俑”大型特展在英国展出;“考古中国”取得实质进展、“博物馆热”渐成大势;《如果国宝会说话》成为爆款、“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博”微博纷纷爆发式“涨粉”……国之瑰宝唤醒了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热情,折射出文物所蕴含的恒久魅力。
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承载着他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国家、人民永远的宝贵财富。2018年,人们对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兴趣愈发浓厚。七一前后,在甘肃,雄伟挺拔的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会师纪念塔前,人潮涌动。观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向红军英烈敬献花篮,鞠躬致敬,面对鲜艳的党旗,发出铮铮誓言。在陕西梁家河村史馆和知青旧居,一批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目前全国登记的革命旧址33315处,占近现代不可移动文物总数的24%。719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革命旧址有477处,其中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有231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显示,馆藏革命文物超过40万件/套。
“革命文物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高度,全面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带动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如是说。
不仅静止的文物需要关注,流动的生活空间同样氤氲着文化气息。许多城市都拿出了“以文化人、以文化城”的设想,提出了“书香城市”的目标。图书馆、大剧院,有的甚至成为城市地标。而在打造精品经典、扶持名师名作、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双繁荣上,也是动作不断,成效明显。
30平米,一张圆桌,三把椅子,五个坐垫, 5000册图书,和24小时随时可以推开的门。去年6月,北京第一个24小时小型图书馆在大兴区建立。试营业的短短几天时间,借还图书已达到上千册。
不止是北京,上海、重庆、无锡、常州、晋江等全国众多城市,这样的24小时“共享书房”在陆续建立,当地企业与当地图书馆联手打造的读书角温暖着这些城市“夜读者”的心房。
提升原创质量,“文化自强”深入人心
2018年,“破纪录”成为中国电影的关键词。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600亿元,国产片市场占比超六成。国产电影创作质量进一步提升,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彰显国家力量的《红海行动》;讨论社会问题的《我不是药神》;聚焦小人物的《无名之辈》;回顾历史的《无问西东》……这些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文艺作品获得口碑、收视、票房和发行多方丰收,是十九大以来我国文化市场日益繁荣的生动例证。
2018年,站在改革开放40年新的历史节点上,影视创作者们用影像铭记历史、呼应时代,创作出了一批根植现实、关照现实的优秀作品。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1—10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剧目来看,现实题材剧目和集数占比分别达到65.77%、62.21%,占据主导地位。国产电视剧现实主义创作的强势回归,赋予了现实主义美学以新的时代内涵。
其中,既有献礼改革开放40年的献礼剧《大江大河》《北部湾人家》《正阳门下小女人》《面向大海》《黄土高天》《大浦东》,也有紧跟时代变革步伐,贴近当代中国人民生活状况的《归去来》《阳光下的法庭》《远方的家》等。现实主义大剧轮番登陆大屏小屏,展现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渲染真挚动人的时代情绪。
经过了2017年的试炼,2018年的文化类综艺如雨后春笋般,再度迸发新力量。从《国家宝藏(第二季)》《上新了 故宫》到《经典咏流传》《一本好书》等,一批内涵丰富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再次火爆荧屏。文博、读书、经典诗词等成为2018年综艺节目的关键词。
传统文化节目焕发出新的生机,已成为中国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在社交平台、朋友圈,网友们纷纷化身“自来水”宣传这些传统意义上的“阳春白雪”;眼下,中国百姓愿意排起长龙,“故宫跑”只为片刻的精神享受。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每一次演讲中都蕴含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些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现象级别节目,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清流”,推动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加强海外传播,“中华风采”绽放世界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在海外已逐渐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中华文化传播与推广体系。
《延禧攻略》《如懿传》这种风格鲜明、独特的中国风美学,不仅在国内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在海外传播的“走出去”过程中,同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懿传》除了在内地视频网站播出,东南亚的寰宇广播电视网、美国福斯传媒电视频道也都在同步跟进。2018年6月,《小别离》在蒙古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频道亚洲影视频道(ASIAN BOX)一经播出,迅速超越同档期电视剧,在同时段收视率排行榜上登顶,成为蒙古国观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国产影视作品在海外势头强劲,在各大国际电视节中,国产影视作品愈发受到众多海外买家青睐。
2018年底,浙江卫视就《我就是演员》与美国IOI公司签署模式销售协议,授权其及合作伙伴HMP公司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英语地区制作《我就是演员》国际版《I am the actor》,中国原创节目模式输出欧美获得重要突破。《我就是演员》不仅率先在国内开辟了专业影视演员同台竞演的模式,放眼全球,其也填补了这一类型电视节目的国际空白。这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原创节目模式首次外销欧美,为彰显文化自信,展现中国风采,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成功探索,取得可喜成果。
网络文学也产生了超越国界的影响。2018年,阅文尝试输出“原创模式”,外国人也写起了中国式网文。“由于中国-全球粉丝同步化阅读、表达、分享一体化,所带来的互联、互通、互文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以及互鉴、交流和融合的‘人类文明命运共同体’,带来了一个全球网络文学议题——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将中国和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秘书长庄庸说。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新时代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是人民文化创造活力不断迸发、创意激情不断洋溢的时代。2018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步履加快,社会上涌现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佳作,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源头,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支撑,实现市场与口碑的双丰收。2019年,相信中国文化事业将会继续砥砺奋进,勇往前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品潮时尚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