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圣归来》后最受好评的中国动画长片,《大护法》引入了国产动画未曾有过的残酷与凌厉,片头主动标明的PG-13(13岁以下儿童需家长陪同观看),彰显着制作者为成年人拍动画的决心——大护法与行法者洞穴枪战等一些场景,完全不逊于银河映像拍摄的黑帮片。然而该片想要达成的并非某种“暴力美学”,《大护法》中的暴力是更加机器性、日常化的,那些横飞的子弹是以花生镇为舞台的社会寓言的一部分,也参与形构了影片颇为奇特的风格。
用反差萌消解暴力是最大独特之处
《大护法》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可以简要概括为“奕卫国的大护法从怪异的花生镇中救回了任性出走的太子”。然而与多数靠任务驱动的枪战/动作片不同,营救并非重点,在寻找的过程中揭开花生镇的神秘面纱才是真意。
为了尽快切入故事的主场景,影片开头以人物独白的方式为我们锁定了主人公,大护法——这个披着红斗篷的萌胖子几分庄严几分无奈从外部世界来到了花生镇。一般而言,用声音直接做说明是电影的大忌,这是一种公开的示弱,表明创作者没有能力凭借画面将信息传达给观众。然而该片却成功地将喃喃絮语转化为了大护法人物形象的一部分。在这个世故却天真、有时文艺得近乎矫情的胖子的碎碎念里,画面中缺席的奕卫国成了更大的背景。
也就是说,大护法独白中透露的身世与感慨,创造了一个和花生镇可供对比的外部,观众在跟随他的过程中更易采取一种冷峻观察的视角。可堪对比的是黑泽明的《用心棒》,同样是来到一个残忍暴虐的小镇,三船敏郎扮演的主角却是个给自己随机取名没有来历的浪人,面对这样没有外部、人命如草芥的乱世,观众在意的便只能是智计和斗争的展开。
除了设定,《大护法》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画风,与那种追求逼真的动画不同,该片采取了相对简单的线条,勾勒的人物与山水层次分明,在转制的3D中看来前后景别都变成了一幅画,交叠时有种看动态漫画的乐趣。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影片为主人公们选择了具有喜剧感的造型——萌胖的大护法和酷似徐锦江的太子。
这种造型选择和喃喃絮语的叙事基调,让观众不会以一种现实逻辑比附片中的暴力。然而不同于采用类似手法的《欢乐树的朋友们》(Happy Tree Friends),《大护法》中的暴力无法被完全化为感官刺激,当小姜开口说话,成为太子性命相依的朋友,花生人开始掌控自身的命运,那些被杀死、碎裂的尸体也就依然成为了某种问题。
因而影片戏拟凡·高《星空》的段落颇为重要,那份混沌、黏稠与纠缠。这种反差也体现在蔡琴唱的片尾曲《你一定要是个孩子》中,在目睹了所有残忍和罪恶后,影片想要召唤和承诺的,更像是那个看起来毫无用处的“太子”心目中的最珍视的友谊和信任。而在影片的结尾,我们知道大护法还隐藏着更深的秘密,《东邪西毒》式的哲人诗人段落和他的胖萌身躯构成了一层新的反差萌,问题得以延宕,故事则继续开放。
对架空社会的描绘有所创新
相对于之前的国产动画,《大护法》最特别之处在于构想了一种似人非人的生命形态,并展现了他们在利欲熏心人类控制下的生活。
用蚁群来指涉人类生活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传统,唐传奇《南柯太守传》中的槐安国与南柯郡便是蚁穴。将之用于描绘恶托邦(dystopia)也不乏先例,王晋康的科幻小说《蚁生》是较近的一例。而《大护法》的杰出之处在于它所做的不是简单的对等替换,在影片的设定中花生人是由蚁猴子培育改造而来,是一种介于人与非人间的生物,他们学习人类的语言,模仿人类给自己贴上假眼睛、假嘴唇,但又在创造他们的“吉安大神仙”面前缄默不语。
也就是说,这群花生人的自我认同和生命状态处于极度分裂之中,他们是自我眼中的人类,却是人类眼中秋后待宰的猪猡。影片颇为仔细地构想了这群花生人的生活方式,在这个监视无所不在、处决随时发生的小镇里,他们会怎样无声无息地叛卖他人,又会如何佩戴那些假眼睛假嘴唇,哪怕到巨变发生的时刻也无法舍弃它们。
对架空社会的描绘,在各国动画中并不少见,大友克洋《大炮之街》里以开炮为中心的社会组织方式便是其中的典型。而《大护法》的特殊在于它并不试图带领我们进入花生人的内心,除了隐婆向小姜揭露真相的几场戏外,全片中几乎没有什么花生人掌控视点的镜头。当花生人如砍瓜切菜般倒下时,观众感到的只是耸动,而没有真正的痛感。究其根本,影片所指认的还是欧阳吉安与小鸣的暴行,那种为了一己的权钱不惜建造地狱囚禁他人的恐怖。
两年前的夏天现象级动画《大圣归来》超越所有人的预期获得了口碑票房双丰收,中国动画崛起仿佛变得可望可及。两年之后,经历了无数次的失望与沮丧,《大护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先例,它在中国院线上宣言有些动画是拍给成年人看的。尽管还有着或多或少的不足,这位“奕卫国堂堂的大护法”已经扮演了开路的先锋。
□王昕(青年学者)
■ 观点争鸣
制造悬念同时也造成故事情节的破碎
对于没看过本片导演、编剧不思凡以前作品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从风格上,就容易给习惯于“合家欢”动画片的中国观众陌生感。更何况,即便风格鲜明是电影的重要优点,但就故事的完整性而言,《大护法》的缺憾依然不少。如果说《大鱼海棠》是在三观上被不少观众嫌弃、由于剧情深奥让观众难以理解,那《大护法》更大症结则在于对人物身份来历的介绍过于碎片化和含糊——比如那个被吉安“神仙”称作“变态”的杀手是什么身份?性感女郎又是谁?小姜脑袋里为什么是蓝色的石头?漂浮在空中的花生母体撞击剥落外壳之后,又会发生什么?
如果说埋下这些悬念,可能是制作续集的需要,那大护法和花生人的战斗场面冗长重复,结局却给人草草收尾之感就是一个完全可以权衡取舍的问题。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大护法的旁白删掉近三分之二,但其实影片的冷幽默主要集中在大护法的独白以及和太子的对话,与其删台词,不如多删一些感官重复的对打镜头。
家长不要想当然把动画片都归入“合家欢”
《大护法》电影海报和预告结尾均出现了“PG-13”的分级标识,导演不思凡也多次在交流活动中强调,“不建议13岁以下观众观看。”实际上,在猫眼、大众点评、百度糯米等购票网站上,皆有提示。但携年幼儿童观影的观众仍不在少数,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吐槽观影中有小朋友被吓哭。
或许是被“喜洋洋”之类低幼动画统治市场太久,观众潜意识会认为动画片就是给小朋友看的,理应单纯美好。此前分别拿下今年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的《疯狂动物城》虽然也适合“合家欢”,但其对人类社会的深刻隐喻,显然是成年人更有体会。而既然《大护法》情节的恐怖之处小朋友未必会理解,其内涵小朋友也未必能看懂,家长们观影前多做一些功课,根据自家孩子的接受水平决定是否购票,或许能避免尴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品潮时尚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