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新观】
《盲侠大律师》里,本为了描述执法人员凭借熟知法律,最终合理处置棘手案件的过程,却在案情的过程中本末倒置——极力为弱势群体发声,而司法程序中的取证和盘问过程,则缺乏重点、不痛不痒。
成功策略:与内地视频网站合作
只要对TVB港剧有所关注和了解的观众都不难发现,21世纪以来,TVB因为高层变动、班底外流等内部原因而影响了创作水准,加之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其作品影响力和口碑都是呈每况愈下的势态,直至2015年跌至谷底——全年所有剧集包括四部台庆剧,竟没一部能摆上台面。
2016年8月,TVB大有整装待发之势,与内地视频网站签约合作一系列剧集,其中有《使徒行者2》《溏心风暴3》这些过往热门剧集的续集,也有新的原创剧集。今年6月播出的《盲侠大律师》(又名《踩过界》)分上下两部共28集,前面14集已完结,豆瓣评分更高达8.2分。这是TVB与内地网站合作的剧集首次面世,从豆瓣上的评分和评分人数来看,策略还是奏效的。
在内地观众普遍不再青睐港剧的现实情况下,这样的流量和评分确实不易。但这就意味着TVB的创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吗?非也。律政剧和警匪剧多年来是港剧的拿手好戏兼保留项目,但从案情的严密度和精彩度来看,《盲侠大律师》不但较二十几年前的经典律政剧《壹号皇庭》系列相形见绌,甚至都比不上近几年的《真相》《律政强人》等剧。
致命缺陷:本末倒置弱化案件进程
《盲侠大律师》和早前红遍整个华语地区的《使徒行者》一样,致命伤是主创打破了自己的剧情逻辑,导致在整个戏剧架构内无法自圆其说。《使徒行者》剧集的后半部分,当卧底联络人、警司卓凯被冤枉之后,一群执法人员仅凭借着满腔热血的信任,无需任何程序就让卓凯脱身。
而《盲侠大律师》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本意是描述执法人员凭借对法律的熟识、合理处置棘手案件的过程,却在案情的过程中本末倒置——极力为弱势群体发声,而司法程序中的取证和盘问过程,则缺乏重点、不痛不痒。
且比起《使徒行者》更为逊色的,是《盲侠大律师》缺乏对细节和场面的雕琢。《使徒行者》虽面世已有数年,我至今仍记得卓凯在康道行的葬礼上凭借一张餐巾纸就找到了卧底丁小嘉、在“黑警”叶兆良的紧密监视下依旧运用密码和卧底互通有无等精彩细节。相比之下,《盲侠大律师》的记忆点,不是某一场辩论,不是某一次逆转乾坤的推理,而完全聚焦于受害者的群体,至于案情则乏善可陈。
可以预见《盲侠大律师》的后劲不会太充足。今天许多港剧都有和《使徒行者》一样的问题,就是观念先行,戏却不耐看。其实主创在创作《盲侠大律师》过程中确实下了一番工夫。主创在创作过程中有意去拣选内地观众熟悉的素材,博采众长并进行二度创作。但只有端正的态度还不够,想要把戏磨得更精,还是先把戏里那些呼天抢地的水分给挤掉吧。
□阿之(剧评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品潮时尚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