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讲课的时候经常问学生什么是电影?此前很少有人马上回答,最近有人马上就回答“产业”。所有人都知道电影是产业,但是大家越来越忘记了电影是艺术。
如果说电影是艺术,它就必须是原创,每一部好电影和每一部好电影都不一样。对我来说,现在衡量好电影的标准变得简单了:哪一部电影把我还原成普通观众,让我忘记了挑剔、陷入单纯的感动,就一定是好电影。只是世界范围之内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少了。
我一直在说,最好的中国电影和最好的世界电影比不丢人,最烂的中国电影和最烂的世界电影比也并不更垃圾。但是拿能够支撑主流电影市场的各种各样的类型电影来比较,中国电影确实工业水准不够。
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我们在这里谈到的工匠精神,我想是在谈底线和如何在行业中划出底线,大概指的是整体的工业水准,从技术上、艺术上、叙述上我们对于制作的追求和自我要求。这可能是所谓的工匠精神,也是对于所谓好电影的最低要求——在技术上及格。
从本世纪初的越看越骂、越骂越看到后来发展成不烂不卖,我想,责任不在观众。因为今天中国电影市场高度垄断,排片率决定一切。如果我掌握资本、掌握电影制片公司,最重要的掌握院线,那么我想做的片子排片率就会往上铺。垄断一定会造成观众的学习能力被极度限定。因为今天这个时代,大家都很忙。我们抽时间看场电影不容易,我们进到影院,多厅在演的电影是最吻合我们时间的。
另外一方面,中国电影观众是新观众。因为中国广大的区域,是在影院消失20多年之后迎来中国电影的再度复苏,所以我们中国观众不是在多元丰富的电影市场之中正常成长起来的观众。
但是2016年整个所谓三四线影院的观众票房滑坡,虽然排片率到了多厅、到了50%以上,但观众可以选择不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我们的新观众已经变得老到起来。而且由于新技术和新媒体培养的观众不断涌现,分众的局面已经形成。
在分众的时代,中国电影这么大的规模,给不同类型的电影提供了展现的可能。所以2016年的电影市场虽然不如预期乐观,但也有值得乐观的趋势,各种小片开始有了进入影院的机会,各种我们过去称之为独立电影的影片开始跟观众见面。戴锦华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摘自其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论坛现场讲话,本报记者曹玲娟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品潮时尚网立场。)